(1)     中津城
(2)   中津川  
(3)   往羅漢寺的吊椅纜車  
(4)   羅漢寺本堂  
(5)     
(6)     
(7)   耶馬溪水壩  
(8)   耶馬溪水壩  
(9)   耶馬溪湖  
(10)     
(11)   深耶馬溪一目八景之一  
在中津火車站前的飯店住了一晚,隔天一早先去參觀1588年建造的中津城。這個城堡傍著海邊而建,利用潮起潮落時海水通過閘門進出而升降,是日本三大水城之一,城堡中心的部分石牆和護城河至今仍保留原貌,因輪廓看似扇形又有「扇城」的別名。中津城很美,四周種了不少櫻花,可惜我們來得早,櫻花尚未開,若滿開前來肯定浪漫極了!
(12)   種滿櫻花的中津城停車場  
(13)     
(14)   中津川  
(15)     
(16)     
(17)     
(18)    含苞待放的櫻花 
(19)     
(20)     
(21)     
老婆忙著拍攝中津城美景,未察覺手機偷滾出包包,等我們往耶馬溪方向開了三公里後,才猛然發現手機不見了,急忙撥老婆電話,幸好被一位日本人撿走了,他將手機送到火車站旁的警察局,我倆趕緊返回中津,真是太感謝這位善心人士!取回手機後,繼續走212道路往耶馬溪方向開,到了青の洞門時,本來想過去看看,剛好遇到道路施工,就直接開到羅漢寺的停車場,參觀羅漢寺不需門票,停車也免費。
(22)     
(23)     
(24)    往吊椅纜車乘坐處 
(25)   吊椅纜車站  
(26)   吊椅纜車的圖示說明,我們先坐到羅漢寺,參觀完再坐到展望台。  
(27)     
(28)     
(29)     
(30)     
(31)     
(32)    羅漢寺本堂 
(33)   羅漢寺本堂  
(34)   飯杓造型的祈願繪馬  
(35)     
(36)     
(37)     
(38)     
這座已有1400年歷史的羅漢寺古剎,是前來此修行的印度仙人所建,隱藏在幽靜深山的半山腰上。要到羅漢寺本堂,可以沿著石階爬上去,大約半小時路程,我倆不想爬的氣喘吁吁,選擇了搭乘較輕鬆的「吊椅纜車」上山,纜車來回票每人800円,吊椅上沒有任何安全設施,只靠遊客自己單手勾住吊桿,要坐吊椅纜車,可得有些膽量! 纜車的第一站停在半山腰,下車後再走一小段路才會到達本堂,本堂鑲在岩洞懸崖旁。除了本堂,境內還有許多大小洞窟,共放置了三千多尊的石像,在交通和科技如此不發達的年代,在深山裡能建造如此細緻精美的寺廟,著實讓人佩服。
(39)    羅漢山展望台 
(40)     
(41)    展望台俯瞰 
(42)   展望台俯瞰  
(43)     
(44)     
(45)     
(46)   耶馬溪湖  
(47)   耶馬溪湖  
(48)   耶馬溪湖  
離開羅漢寺後,沿著耶馬溪往南開,先繞到耶馬溪水壩附近逛逛,在壩頂上除了我倆,並沒有其他遊客,可以更自在的欣賞美麗的壩頂風光。由水壩往南走28號公路到深耶馬溪,這附近有號稱「一目八景」的景點,雖然早就領教過日本人「造景」的功力,但到了「一目八景」,努力的想尋找標示牌中的「仙人岩、群猿山、夫婦岩、觀音岩、烏帽子岩、、」,還是不得不佩服日本人豐富的想像力!
(49)     
(50)    一目八景之一 
(51)    一目八景之一  
(52)     
 延伸閱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